个人简介:黄好晴,滁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,汉族,中共预备党员,现任校学生会主席、班级团支书。大学三年间,她以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为学业注脚,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(2024)等4项省级荣誉、10余项校级奖项为实践答卷,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主要获奖和荣誉:
2022-2023学年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;
2023-2024学年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;
2022-2023学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;
2023-2024学年荣获国家奖学金;
2023年第九届安徽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;
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;
第二作者身份发表四类论文1篇;
2023年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;
2024年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;
2022-2023学年荣获校“优秀学生干部标兵”称号;
2022-2023学年荣获校“学生会工作先进个人”称号;
2023-2024学年荣获校“优秀学生干部标兵”称号;
2023-2024学年荣获校“学生会工作先进个人”称号;
2023年度荣获校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称号;
2022年荣获校“优秀志愿者”称号;
2023年荣获校“优秀志愿者”称号;
2024年荣获校“优秀志愿者”称号;
2024年荣获校“优秀青年志愿者”称号;
2024年荣获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以学筑基 以行致远
一、砥砺深耕:在求知路上勇攀高峰
“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。”学习上,自大一入学起,她坚持课前预习标注疑点、课堂记录学习笔记、课后绘制思维导图、拓展前沿文献的学习方法。以寝室为单位组建学习小组,针对《物理化学》《化工原理》等重点难点课程建立知识点共享库。正是这种系统性学习模式,让她在大一学年斩获智育综测双第一,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;大二学年获得智育第三综测第一,荣获国家奖学金;并且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,平均绩点达3.9。
大二时主动联系导师加入省级大创项目《超灵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》,构建超灵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尿酸的检测。作为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,她始终牢记“实验数据不会说谎”的学科箴言。为优化传感器灵敏度,连续3个月利用课余时间泡在实验室,记录近300组循环伏安曲线数据,查阅大量与电化学相关文献,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、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对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。
二、躬身力行:在实践中书写青春担当
“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”工作上,作为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,连续两年获得校级“学生会工作先进个人”、2023-2024学年校级“优秀志愿者”;在职期间,校学生会“权小益”获得省级优秀项目。在校学生会任职的三年间,她秉持着“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”的宗旨,助力同学们拓宽知识视野,激发学习热情,持续组织开展“大学生素质拓展百场讲座”“最美笔记”“寒假读书报告会”等学风品牌活动累计30余场,服务人次达9000余人次。
作为班级团支书,她推行学习小组帮扶计划,利用每月团日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心得分享会、奖学金获得者榜样分享会。积极动员班级同学参加学科竞赛、创新创业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带领团支部获得校级推优一次,院级推优两次,获得校级团支部特色活动立项1项(全校仅20项),团支部风采大赛校级三等奖一次、院级一等奖两次。
“有一分光,发一分光。”在校期间,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,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320小时,连续三年在校运会中获得“优秀志愿者”称号,并获得2023-2024学年校“优秀青年志愿者”称号。她参与2项校级社会实践项目及3项院重点社会实践项目,围绕红色基因传承等主题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,获评校、院级优秀团队及院级先进个人。组织同学定期开展志愿帮扶活动,如:前往天康老年家园看望老人,前往兰天社区科普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等,受到一致好评。
三、锐意创新:在竞赛中锤炼硬核本领
“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。”向外探索,向内深耕。她在学科竞赛中不断创新,先后获得第十一届“挑战杯”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校级银奖、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书设计大赛校级二等奖等成绩。为助力乡村振兴,她组建了“艾心同行”实践小分队,带领团队深入涧溪镇的乡村,开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。她带领团队将CO2超临界联用分子蒸馏技术应用于艾草精油提取,精油的提取率由传统的1.21%提升至2.11%,提取率提升了近一倍;并利用微胶囊技术提升艾草精油稳定性,保护精油不受外界影响。助力艾草产业的全方位升级,提升艾草价值,提高农民收入,带领团队完成“爱心助农,艾草产业链变革”的研究,最终获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。
黄好晴用三年时光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,在教室中沉淀学识,在赛场上勇攀高峰,在服务中传递温暖,在信仰中锚定航向。她始终坚信,卓越从不是天赋的馈赠,而是规划与执行的双向奔赴,是理想与现实的和鸣交响。
站在新的起点,她将继续以“向下扎根”的韧劲与“向上生长”的冲劲,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让青春在奋斗和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